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裁判要旨摘要(2022)④
为集中展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中的司法理念、审理思路和裁判方法,法庭从2022年审结的3468件案件中,精选61个典型案例,提炼75条裁判要旨,形成《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裁判要旨摘要(2022)》,现予发布,供社会各界研究和参考。
63.因专利侵权纠纷达成的和解协议的反垄断审查
【案号】
(2021)最高法知民终1298号
【裁判要旨】
因专利侵权纠纷达成的和解协议,如与涉案专利?;し段狈κ抵使亓?,所涉产品超出涉嫌侵权的产品范围,其核心并不在于?;ず托惺棺ɡ?,而是以行使专利权为掩护,实际上追求分割销售市场、限制商品生产和销售数量、固定价格等效果的,可以认定为横向垄断协议。
64.反垄断行政处罚决定在后继民事赔偿诉讼中的证明力
【案号】
(2020)最高法知民终1137号
【裁判要旨】
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构成垄断行为的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未被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已为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原告在相关垄断民事纠纷案件中据此主张该垄断行为成立的,无需再行举证证明,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65.存量住房买卖经纪服务相关市场的认定
【案号】
(2020)最高法知民终1463号
【裁判要旨】
基于在竞争主体、服务对象和内容、佣金收取方式、行业规范要求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无论从需求替代还是从供给替代的角度分析,对于存量住房买卖经纪服务相关市场而言,存量住房租赁经纪服务、存量非住房买卖经纪服务、新建住房买卖经纪服务、存量房买卖自行成交等,一般对其不构成紧密替代。
66.中介服务市场份额的评价指标
【案号】
(2020)最高法知民终1463号
【裁判要旨】
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可以根据被诉垄断行为发生时经营者一定时期内的相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交易金额、交易数量、生产能力或者其他指标在相关市场中所占的比例确定。就中介服务市场而言,经营者实际撮合交易的数量,及其所掌握的潜在交易者信息,一般是评价其市场力量的恰当指标。经营者本身的机构规模、雇员数量等仅仅能够反映其服务规模,可以作为经营者财力和技术条件等的考量指标,但原则上不宜直接作为市场份额的评价指标。
67.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
【案号】
(2022)最高法知行终29号
【裁判要旨】
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存在一致性市场行为,且存在排除、限制竞争共谋的,可以推定其实施了反垄断法所禁止的协同行为,但经营者能够对一致性市场行为作出合理解释,证明其系根据市场和竞争状况独立作出有关市场行为的除外。
68.共同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中行为一致性的考量
【案号】
(2021)最高法知民终1977号
【裁判要旨】
认定共同市场支配地位时,除考察市场份额外,还应当考察多个经营者是否就相关商品或者服务采取相同行为,体现出行为一致性。
69.体育赛事商业权利独家授权的反垄断审查
【案号】
(2021)最高法知民终1790号
【裁判要旨】
体育赛事组织者基于其组织赛事、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的独家经营赛事资源的民事权利所呈现的独家性和排他性属于权利自身的内在属性。由该权利内在的排他属性所形成的“垄断状态”本身,并非反垄断法预防和制止的对象。体育赛事组织者行使其独家经营赛事资源的权利时进行公开招标投标,其他经营者据此取得该独家经营的授权,实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结果,原则上不宜认定该经营权的独家授予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70.公用事业经营者隐性限定交易行为的认定
【案号】
(2022)最高法知民终395号
【裁判要旨】
反垄断法上的限定交易行为可以是明示的、直接的,也可以是隐含的、间接的。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为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经营者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对于市场竞争可以施加更大的影响,其在相关交易中只推荐特定交易对象或者只公开特定交易对象的信息,交易相对人基于上述情势难以自由选择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通??梢猿醪饺隙ㄆ涫抵噬鲜凳┝讼薅ń灰仔形?/span>
71.限定转售商品最低价格纵向垄断协议的损害赔偿
【案号】
(2020)最高法知民终1137号
【裁判要旨】
消费者因经营者达成并实施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最低价格的纵向垄断协议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赔偿金额一般可以以经营者之间限定的最低转售价格与竞争价格之间的差额为依据计算。
72.限定交易行为造成损失的认定
【案号】
(2022)最高法知民终395号
【裁判要旨】
当事人主张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限定交易行为而遭受的损失的,应当证明限定交易情形下的实际价格高于正常竞争条件下的合理交易价格的差额。当事人未能举证证明上述差额,亦未能提出具体差额计算方法,或者不存在或难以确定可供对比的合理交易价格,导致具体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合理酌定赔偿数额。
73.反垄断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案号】
(2021)最高法知民终1020号
【裁判要旨】
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主要在于维护市场竞争机制,有效配置资源,?;ず痛俳赫F涠韵颜叩谋;ぷ叛塾诰赫形欠袼鸷α吮U舷颜吒@木赫?,既不以某一行为是否为消费者所满意作为判断标准,也不刻意?;つ骋痪咛逑颜叩睦?。消费者认为因经营者销售相关商品违反价格法等相关规定,损害其消费者权益的,原则上应当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其他法律?;ぷ约旱娜ㄒ?。
74.反垄断法??罟娑ㄖ小吧弦荒甓认鄱睢敝小吧弦荒甓取钡娜范?/span>
【案号】
(2022)最高法知行终29号
【裁判要旨】
反垄断法??罟娑ㄖ小吧弦荒甓认鄱睢敝械摹吧弦荒甓取?,通常指反垄断执法机构启动调查时的上一个会计年度;垄断行为在启动调查时已经停止的,“上一年度”则通常为垄断行为停止时的上一个会计年度;如果垄断行为实施后于当年内停止,则垄断行为实施的会计年度可以作为该“上一年度”。即,原则上“上一年度”应当确定为与作出处罚时在时间上最接近、事实上最关联的违法行为存在年度。
75.诉讼过程中对专门性问题是否需要进行鉴定的考量
【案号】
(2022)最高法知民终541号
【裁判要旨】
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申请司法鉴定并不必然启动鉴定程序,人民法院仍应当根据对相关事实的认定需要作出是否启动鉴定程序的决定。对此一般应当着重从以下四方面予以审查:一是关联性,即申请鉴定的事项与案件有待查明的事实是否具有关联;二是必要性,即是否必须通过特殊技术手段或者专门方法才能查明相应的专门性问题,是否已经通过其他的举证、质证手段仍然对专门性问题无法查明;三是可行性,即对于待鉴定的专门性问题,是否有较为权威的鉴定方法和相应有资质的鉴定人,是否有明确充分的鉴定材料;四是正当性,即鉴定申请的提出是否遵循了相应的民事诉讼规则,在启动鉴定之前是否已充分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以确保程序上的正当性。
(特别说明:除个别案件裁判文书因当事人主张涉及其商业秘密等需作进一步审核处理外,有关案件裁判文书均已在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s://wenshu.court.gov.cn/公开。)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