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qm个人论坛最新,一品堂论坛楼凤大修车队论坛 ,楼凤宫.gov.ccn登录入口学生 ,栖凤阁论坛最新动态

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 : 2023-03-27 17:02:15      作者 : 武汉仲裁委员会    

2022年,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积极履行仲裁职能,切实强化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抬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对标对表中央和市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谋划我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

(二)严格履行第一责任。我办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理论、打造高品质法治环境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调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配备法治建设联络员,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科室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有力提高了仲裁工作的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水平。健全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议程,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定期分析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听取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强化法治教育培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法治建设工作,全面系统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宪法知识、《民法典》和《信访工作条例》列入中心组学习内容。同时依托湖北省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学习强国及学法用法考试等平台,采取轮训、讲座、自学等形式,开展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现法治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法治建设中心任务和业务重点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二、优化法治环境,依法全面履行仲裁职能

(一)高质量推进案件受理,持续优化案件结构。2022年度累计受理仲裁案件14082件,案件标的额达216.04亿元,标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3%。受理争议金额5000万元以上案件51件,标的额135.82亿元,占比达63%。其中争议金额1亿元以上案件28件,标的额119.81亿元;争议金额5000万元以上案件23件,标的额16.01亿元。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武汉市外的案件占比达到60%以上。充分彰显了仲裁化解纠纷法治力量。

(二)稳步推进区域国际仲裁中心建设,服务涉外仲裁高质量发展。打造专业化涉外仲裁队伍。增聘108名专业人士为仲裁员,增聘22名外籍专家仲裁员,现已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仲裁员管理制度。现聘1148名仲裁员具备涉外能力仲裁员占比34%,具备涉外服务能力工作人员占比50%?;剿骱痛葱律嫱庵俨梅ㄖ稳瞬排嘌侣肪?。成功入选司法部、教育部联合培养20家机构名单,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签署国际仲裁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联合培养协议,搭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延伸课堂教学到仲裁平台,培养开放型涉外法治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就业有效衔接。努力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正式挂牌成立武汉国际仲裁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届“武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比赛、第七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加强国际法治保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增强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仲裁协同机制取得新成效。当先锋、打头阵,积极引领武汉都市圈仲裁发展,推动《关于服务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打造仲裁服务新高地工作方案》实施,成功设立武汉仲裁委员会天门分会。与孝感、咸宁、黄冈、黄石建立仲裁协作机制,形成仲裁服务武汉都市圈“一盘棋”格局。打造仲裁服务“中部样板”,与南昌、长沙共建中部三省会城市仲裁协作机制,在“仲裁程序互助”“仲裁庭审协同”等五个方面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发展布局成势见效。

(四)积极融入社会治理,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体系。加大调解力量增强调解能力,设立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形成“调解前移”“调裁对接”“委托调解”三种服务模式,极大提升纠纷化解率和当事人满意度。2022年度成功调解案件2000余件,标的额40余亿元。协同联动助“诉源治理”,先后与武汉市中院、东湖高新区、江岸区、江汉区法院建立战略合作,建立诉前委派、诉中委托调解机制,助力缓解诉讼周期长、费用高、执行难等突出问题。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在省银行保险调解中心仲裁庭推出“调解+仲裁”“一站办”“线上办”“上门办”等便民利民服务,受到金融机构充分肯定。搭建旅游纠纷仲裁化解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展线上旅游投诉调解试点,组建湖北省旅游投诉调解线上仲裁中心,助力建设旅游纠纷化解机制。

(五)提供优质仲裁服务,全力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间,推行“非接触式”仲裁服务,通过“武仲云”平台实现首个仲裁案件全线上办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出台了《武汉仲裁委关于疫情期间加强仲裁服务工作的通知》。妥善处理受疫情影响的案件,出台《武汉仲裁委员会关于妥善处理仲裁案件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意见》。针对受疫情影响较深的行业,前移纠纷化解窗口,开通仲裁绿色服务通道,提供“一对一定制式”仲裁服务。实行仲裁惠企惠民举措,对涉疫当事人给予仲裁费减免优惠政策,降低受疫情影响企业争议解决成本,2022年累计为受疫情影响当事人减免仲裁费2000多万元。

三、优化仲裁服务,全面提高仲裁公信力

(一)持续提高仲裁公信力。加强仲裁员监督管理,严格遵循《组庭工作规范》,实行电脑摇号随机组庭,保证仲裁庭独立性、公正性。建立核心仲裁员、独任仲裁员、快裁仲裁员名单,动态调整提高组庭效率。完善仲裁员履职评价体系,落实仲裁员定期培训、信息披露、回避制度,提高案件质量、办理效率。加强案件质量管控,坚持案件质量抽查、结案回访机制,健全完善裁决书核阅制度、重大疑难案件专家咨询制度,严格落实积案清理、审限管理。案件结案率、调解和解率、期限内立案率等市级绩效指标均圆满完成,裁决正确率99.9%。

(二)加力优化专业仲裁服务。做优仲裁立案服务,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仲裁案件案由体系,推行“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畅通现场立案、网上立案、邮寄立案等多条渠道。做精金融仲裁服务,推动《武汉仲裁委服务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金融仲裁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落实,与湖北银行、农行武汉分行签订《仲银战略服务合作协议》,建立总部银行、头部银行金融仲裁服务绿色通道。做强建设工程、房地产仲裁服务,累计办理涉“一带一路”沿线8个国家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做好知识产权仲裁服务,武汉知识产权?;ぶ行闹俨猛コ晒ド罄戆讣?。做大网上仲裁服务,提升网上仲裁服务规范程度,制定《互联网仲裁案件收费规范》,起草首个武汉市地方标准《网上仲裁服务规范》。

(三)努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锻造高素质仲裁队伍,武汉仲裁委现有专家仲裁员达1148名,涵盖法律、金融、建设工程、房地产、涉外、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海商海事等20多个不同专业和行业领域,涉及香港、台湾地区,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首创仲裁秘书分类分级管理,完善岗位、薪酬和绩效管理制度,探索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培训,激发队伍干事创业活力。增强组织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制定《武汉仲裁委办关于落实干部荣誉退休制度的实施方案》。

(四)广泛开展仲裁法治宣传。讲好仲裁故事,助力法治武汉建设,增强武汉对外开放吸引力。推出沉浸式普法宣传,开设“仲裁百问”栏目,开展“仲裁直通车”“仲裁六进”“武仲大讲堂”,重点走访调研企业200余家,举办宣传活动3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突破50万人次。构建立体式宣传矩阵,借助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扩大宣传效应,注重法治信息报送。2022年来,相关工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省司法厅微信公众号等50余家媒体报道70余篇次,学习强国选用信息10余篇。

(五)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武汉仲裁委办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驻12348(中国法网)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武汉市民之家公共法律服务(线下)实体平台,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中心”,安排专人专岗提供仲裁法律咨询,宣传仲裁,收集企业涉法涉仲的诉求,促使仲裁法律服务与企业成长、人才发展、产业培育相融合。同时,积极推进仲裁员进社区、仲裁大讲堂、仲裁直通车、惠民惠企等宣传服务常态化,实现仲裁服务全覆盖,助力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里,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武汉仲裁委办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谋划新时期仲裁工作,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贡献仲裁力量!

 

 

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