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190732号提案的答复
一、我市商事仲裁领域网络仲裁发展的整体情况
武汉仲裁委员会是我市唯一一家民商事争议仲裁机构。2015年,原国务院法制办在武汉召开全国互联网+仲裁工作会议,确定武汉仲裁委为全国互联网+仲裁试点单位。以此为起点,武汉仲裁委开始了互联网+仲裁的探索和实践。从2015年至2017年,网上仲裁主要受理汽车消费金融案件。2017年底-2018年,武汉仲裁委抢抓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契机,网上仲裁所涉纠纷从汽车消费金融延伸到了担保代偿、债权转让、典当、融资租赁、信用卡分期、房抵贷、房屋按揭贷、小额贷、民间借贷等8个领域。网上仲裁服务已经覆盖北京、天津、上海、南宁、南京、杭州、武汉、合肥等地区。目前对接武汉仲裁委进行网上仲裁的有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农商银行以及上海东正汽车金融、中邮储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富德保险等金融机构。
二、关于武汉仲裁委网上仲裁平台建设情况
武汉仲裁委于2016年建立了网上仲裁云平台,云平台是网上仲裁工作的核心和载体,它能实现案件流程管理、短信通知、数据管理、在线身份认证、在线立案、电子送达、在线审理、智能化生成仲裁文书等。武汉仲裁委网上仲裁云平台系统首次在仲裁服务中注入了一些较为先进的科技元素,例如在线身份认证中使用的人脸生物识别技术、移动核身技术、CA认证、可信时间戳、哈希值存证相结合的电子证据固化技术、手机App移动立案技术等。随着网上仲裁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云平台系统也将跟随不断优化和升级。
三、关于武汉仲裁委网上仲裁规则的制定情况
深耕于网上仲裁领域多年,武汉仲裁委有了丰富的互联网仲裁工作积淀。2018年底,为了进一步规范网上仲裁活动,武汉仲裁委酝酿制定网上仲裁规则。在网上仲裁规则起草的过程中,武汉仲裁委广泛听取了电子证据专家、电子商务专家、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的专家意见,并多次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有关律师及市场主体的意见。初稿形成后,专程赴北京征求意见,得到了业内专家、教授的指导帮助,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2019年5月14日,武汉仲裁委召开专家咨询会,邀请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对网上仲裁规则(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专家论证。目前网上仲裁规则已提交武汉仲裁委组成人员征求意见,有望在今年7月份正式出台。
四、关于与在线调解机构对接情况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精神,武汉仲裁委拟与湖北省律师协会律师调解中心、武汉市武昌区居民调解研究中心建立仲调对接的网络平台,整合双方优势,运用互联网技术,共同化解矛盾纠纷。该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五、我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领域信息化建设情况
按照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互联网+调解仲裁”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安排,我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信息化工作正在迅速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大力推广使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系统。自2017年启动推进以来,目前我市15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已全部开通仲裁办案系统(内网),99%以上的争议案件均已实现在线办理。二是积极配合落实全省“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政务服务。现湖北政务服务网已推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网上服务系统(外网),可实现劳动人事争议立案、案件进度查询、案卷查阅、案件释疑等四类五项公共服务在线办理,我市已有当事人开始通过网络申请仲裁。三是开展线上调解服务。国家人社部即将开通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外网),届时我市将积极组织使用,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劳动人事争议线上调解服务。四是加强网络宣传。及时通过市人社局官网官微推送发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最新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办事指南。
下一步,我市将在继续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落实仲裁案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仲裁办案情况,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在为经济社会建设保驾护航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