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仲裁院邀请各行各业有丰富涉外仲裁经验的仲裁员20余人欢聚一堂,畅谈武汉国际仲裁事业的发展工作。武汉仲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仲裁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健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仲裁办副巡视员李章波主持。
按照会议议程,李章波副巡视员首先就2012年武仲整体工作情况向与会仲裁员作了简要通报,其后,国际仲裁院副院长向与会仲裁员介绍了2012年的办案和发展情况以及与会仲裁员2012年办案与领取报酬的情况。
大家随即就国际仲裁院今后的发展工作展开热议,在肯定现有工作成绩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国际仲裁院在坚持好的思路和成功做法的同时,要注意开拓创新,寻求新的突破点。第一,扩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把握市场动向,力争宣传工作“全覆盖”,以大型涉外企业、国有企业等日常经营合同为工作重点,同时有针对性地为中、小型企业、新兴民营企业以及“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仲裁法律服务。第二,注重宣传方式的创新。在宣传方式上,不仅要坚持以往的上门走访方式,还要注重利用会展平台、广交会、市民之家及国际航班等多媒介新型宣传方式。第三,注重培训。要将仲裁制度的宣讲、培训作为重点联系企业日常法律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企业对仲裁法律制度的认识和武汉仲裁的约定率。第四,注重队伍建设。注意储备专家,建立“专家库”,只有具备优秀的涉外仲裁的专家,才能吸引更多的业内精英投身到武汉国际仲裁发展事业中来,发挥仲裁委的平台作用,加强业内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刘健勤主任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武仲在国内仲裁机构中率先成立国际仲裁院,这些年来一直坚持打基础的思路,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武仲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实力不断增强,本部受案数和标的额稳中有升,分会迅速发展,也为武仲的专业化建设夯实了基础。目前,复兴大武汉的大背景为仲裁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明确的努力方向,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继续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求突破,要想办法进入市场经济的主战场,力争把解决纠纷的地点选择在国内。这项工作有难度,但一定不能放弃努力。国际仲裁发展工作要做好,需要武仲与广大仲裁员的积极协作与通力配合,希望广大仲裁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宣传和引导武汉仲裁的力度,将武仲的“专业化”建设工作推向新的台阶,力争早日实现变当事人被动选择为当事人主动选择。武仲要不断努力,把品牌树立得更好,将武仲的“专业化”建设工作推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