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仲裁院精心培育、拓展国际仲裁市场初见成效
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仲裁院2005年12月成立以来,以宣传仲裁制度和武汉仲裁委员会,拓展武汉国际仲裁市场为己任, 9年来,国际仲裁院坚持开拓创新,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坚持服务宗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国际仲裁院一直坚持有计划、分系统地对武钢、武重、东风、神龙、武船、青山船厂、省电信、丝宝日化、玛丽纸品等我市有代表性的大型或涉外企业、重点外资企业、“走出去”企业、外贸企业、“直通车”企业等进行了走访、调研,调查了解企业合同签订、履行及仲裁条款的约定情况,与企业共同探讨了有关经营风险的规避与防范问题,各企业也在国际仲裁院的自身建设及近期和长远发展方面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通过走访,不但进一步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了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也拓宽了国际仲裁院的发展思路,更重要的是,通过走访还帮助企业清理了合同,规范了仲裁条款,提高了武汉仲裁的约定率。
二、借助多种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国际仲裁院成立之初,就分别依托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市外贸商会、市贸促会、市台资企业协会及东湖开发区等的力量设立了办事处,并积极发挥各办事处的力量加强仲裁法律制度和武汉仲裁委员会的宣传,成立至今,已累计组织“外贸企业经验交流会”、“走出去企业风险防范与仲裁”、“最新外贸政策解读”、“企业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等为主题的培训、座谈等活动近百场,涉及企业数千家,2014年还与市贸促会合作,专门面向20多个非洲国家商务系统代表团举办了一场“中国仲裁制度及武汉仲裁委员会简介”的宣传活动。通过这些持续不断、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仲裁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逐步提升。
三、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仲裁院自成立以来,与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等仲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就仲裁员培训、秘书人员交流、委托送达及开展联合调解等方面的工作达成了共识。同时,还作为创始会员单位,发起成立了两岸四地的仲裁协作组织“大中华仲裁论坛”,为祖国两岸四地仲裁机构的沟通与合作贡献力量。
四、高质量办理涉外仲裁案件,全力铸造武仲品牌。成立9年以来,共受理国际仲裁案件近百件,案件涉及投资、建设工程、租赁、买卖等多个方面,涉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等国家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这些案件90%通过调解方式结案,且无一例被法院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