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qm个人论坛最新,一品堂论坛楼凤大修车队论坛 ,楼凤宫.gov.ccn登录入口学生 ,栖凤阁论坛最新动态

为依法治市作出仲裁新贡献 武汉仲裁委在新起点上谋求新作为

时间 : 2015-02-28 00:00:00      作者 : 武汉仲裁委员会    

日历翻过2014年——一个在仲裁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颁布整整二十年?;厥?0载征程,仲裁机构从一个新生儿逐步成长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这是仲裁首次明确写入全会决定,标志着仲裁制度在中国的发展站在一个全新起点上,仲裁机构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肩负起更多职责,在解决社会矛盾、服务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更重要角色。

作为全国仲裁机构排头兵的武汉仲裁委,担当着全国推进“案件受理多样化、纠纷处理多元化”的“两化”工作试点的牵头使命。当前,武汉仲裁委员会正在新起点上再次出发,抢抓新使命,练就新本事,努力实现新作为,为依法治市作出新贡献。

仲裁新作为·数字看成就

    仲裁年受案量翻百倍

据中国仲裁协会筹备领导小组统计,从1994年到2014年的20年间,全国先后成立225家仲裁机构,年受案量突破10万件。从1995年到2013年底,全国仲裁机构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80多万件,标的额达到11200多亿元,司法监督纠错率不到1%?!吨俨梅ā犯帐凳┑?995年,全国几十家仲裁委员会年受案量只有1000多件。

武汉仲裁委也取得了长足发展。1997年武汉仲裁委员会成立当年,全年的受案数仅17件,案件标的额也仅有0.13亿元;2013年,武汉仲裁委员会受案数已突破万件大关,连续第12年位居全国仲裁机构首位,受理案件的标的额突破百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四位。

2014年,武汉仲裁委员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谋划、创新驱动、跨越发展”为指导,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以及社会公信力为目标,在推进仲裁工作体制现代化、工作机制社会化、工作规范标准化、工作队伍专业化、工作成果品牌化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仲裁案件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当事人自愿选择仲裁解决争议的数量不断增长。去年全年,受理仲裁案件数、案件标的额分别较上年增长11.8%和23.3%。案件结案率、调解和解率、自动履行率以及裁决正确率均保持较高水平,较好实现了公正、及时仲裁经济纠纷、?;さ笔氯撕戏ㄈㄒ妫U鲜谐【媒】捣⒄沟墓ぷ髦澳?。

仲裁新作为·“两化”试点

     仲裁事业要想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需要源头活水,必须在保持内在动力的基础上发掘新的动力。2014年,国务院法制办确定全国19家仲裁委员会试点开展“案件受理多样化、纠纷处理多元化”的“两化”工作试点,武汉仲裁委员会被确定为全国“两化”试点工作牵头单位。

抢抓“两化”试点机遇,武汉仲裁委致力于将我国仲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升为重要作用,使仲裁在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中饰演更重要的角色,最广泛地赢得社会对仲裁的信任和信赖。

经过近二十年的开疆辟土,武汉仲裁委员会开拓的特色仲裁业务如雨后春笋。武仲的15家仲裁分会将仲裁服务成功植入城市三旧改造、股东变更登记、城中村改制等领域,使仲裁服务基层的窗口作用得到明显加强;主动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系,武仲先后组建了交通行业、房地产开发、知识产权、保险合同、交通事故等14个仲裁调解中心;走出武汉延伸服务触角,省内的天门、孝感、随州、红安等地都设立了武仲受案点;敏锐对接前沿领域、尖端行业,武仲围绕东湖国家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武汉金融改革创新等工作,面向光谷生物城、留学生创业园等开展了大量仲裁服务工作,抢占了未来竞争的先机。

高效解决交通事故争议

    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由交通事故引发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也居高不下,引发的社会问题非常突出。交通事故的处理,不仅涉及行政执法,还涉及财产、人身、保险等诸多民商事法律关系,处理难度也非常大,光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建立多元争议解决机制,发挥不同部门的作用,形成合力来解决争议、消化矛盾成为必然选择。

    武汉仲裁委发挥其优势,积极参与到这项影响大、难度高的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2006年,武汉仲裁委成立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仲裁中心,经过多年努力,交通事故的仲裁调处工作逐渐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调处了大量的交通事故争议,成效明显。仲裁调解逐渐成为武汉地区公安交管部门及事故双方当事人乐于尝试和接受的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该项工作很快在武汉市13个区内全面推广,并辐射到省内其他城市,孝感市、天门市先后启动了仲裁调解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工作机制。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仲裁中心成立以来共化解交通事故争议38834件,争议金额达17.66亿元。

专业调处保险合同争议

在保险消费中,由于消费者对保险法律知识不够了解、未正确判读保险产品,或因保险公司销售时解释不清晰、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保险合同纠纷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纠纷后,消费者与保险公司往往通过上访、打官司等途径来解决争议,既费时又花财力,且程序繁杂。有时,本来很小的纠纷进而转向重复上访直至诉讼,不同程度损害了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双方的权益。2008年,武汉仲裁委依托湖北省保险行业协会成立了保险合同争议仲裁中心。保险合同争议仲裁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市场主体的需求,更加尊重当事人意愿,最大限度地体现平等协商的精神,以充分沟通、平和磋商的庭审方式,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或争议,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充分体现了和谐仲裁理念。

保险合同争议仲裁中心的建立不仅可以改善保险服务,还能降低投保人索赔成本。同时也是促进保险与社会公众和谐相处的重要渠道。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保险合同争议仲裁日益受到签订保险合同当事人的重视,已成为一种快速解决保险合同纠纷的重要途径。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共调处各类保险合同争议3622件,以调解或撤案方式解决的争议比例达70.9%,调解案件所涉金额4千万元。

调处汽车消费新型纠纷

汽车消费仲裁中心是武汉仲裁委员会最年轻的仲裁中心。去年7月,武汉仲裁委员会设立的汽车消费仲裁中心已正式挂牌。自此,市民遇到汽车消费纠纷时,除了找工商、消协甚至法院诉讼维权以外,还可以尝试通过高效的仲裁方式来解决争议。

该中心已从质检局专家、汽车厂家工程师、4S店高级技师中,聘请了50多人担任汽车仲裁调解员,当汽车消费发生纠纷提交到该中心时,将随机抽取其中调解员负责该案,以保证仲裁结果的公平公正。

仲裁新作为·独到优势

    少敲槌子多解扣子构建和谐社会     

调解和解方式,是仲裁独到的巧实力、软优势。充分发挥仲裁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强大功能,“少敲槌子多解扣子”的仲裁新理念逐步确立。

近年来,武汉仲裁委办理案件的调解和解率一直保持高位运行,达到95%。坚持“人本服务”,及时畅通双方当事人诉求渠道,进行“和风细雨式”沟通调解,有力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结出了社会和谐之花。

东西湖区农场有的合伙建房而产权未明确,实施工业园区建设后,这些房产争议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了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荷花东村一栋住房,兄妹俩均主张权利,互不让步。武仲东西湖分会介入后,多次上门,面对面、背靠背地开展说服劝解工作,引导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兄妹俩就还建协议的签订和还建房分配达成共识并实施。

武汉仲裁委在仲裁程序中灵活运用调解方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在处理某投资公司与某建设公司关于某部综合楼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鉴于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停工时间很长,随着时间推移,双方损失继续扩大,对立情绪日益严重。如果直接裁决,势必要进入鉴定程序,不仅耗时,而且裁决结果也不一定能够及时履行,双方矛盾也很难从根本上化解。仲裁庭在审阅大量案件资料,全面了解双方诉求,对案件所涉法律关系逐一分析研究,决定从双方争议最大的合同效力问题入手,安排两次庭审,庭后以中间裁决书的形式裁决合同无效,一举平息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之争,促使双方考虑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经过仲裁庭的多次协调,双方当事人趋利避害,最终达成和解,决定“好合好散”。在和解协议达成及最终形成法律文书的过程中,仲裁委办案部门与仲裁庭紧密配合,始终以“中间人”的身份引导当事人消除分歧,经过连续5天、每天近6个小时的紧张努力,不仅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而且仲裁庭与当事人共同磋商形成法律文书,全程督促执行到位,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针对新类型案件增多的特点,武汉仲裁委积极探索多元化方式处理纠纷,采取调解、裁决、确认、争议评审等各种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而仲裁程序外的调解,既丰富了武仲的服务领域,也是武仲的探索服务模式创新的举措。仲裁委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调解中心,制定了《调解规则》,专门受理无仲裁协议的案件,或合同中有仲裁协议,当事人愿意先走调解程序,尝试化解矛盾或者在调解成功后在进入仲裁程序制作法律文书。由于调解程序无须受仲裁程序的有关时限的限制,调解员也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容易得到当事人的信任,达成调解协议后也便于执行,仲裁程序外调解深受当事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