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qm个人论坛最新,一品堂论坛楼凤大修车队论坛 ,楼凤宫.gov.ccn登录入口学生 ,栖凤阁论坛最新动态

首创确认仲裁等成就全国多个“第一

时间 : 2015-11-30 00:00:00      作者 : 武汉仲裁委员会    

  1997年,武仲成立,全年受案数仅17件,案件标的额仅为0.13亿元;1998年,这一受案数增至185件,案件标的额达2.55亿元。到2014年,武仲全年受案数已激增至11709件,案件标的额突破125亿元?!?/span>

  据武仲主任陈华芳介绍,1997年至2014年,武仲共受理仲裁案件101038件,案件标的额共计人民币776.29亿元。

  这是仲裁法实施20周年到来之际,武仲呈给社会的一份答卷。

  武汉市江岸区云林街67号,一座9层楼房矗立于此。这便是武仲的办公所在地。

  这是武仲的第3个家。1997年成立之始,武仲租用了一处800平方米的地方办公,持续至2001年。

  2002年,武仲购置了属于自己的写字楼,办公面积增加到1800平方米。

  2009年,武仲购置了独立办公楼,即如今的云林街67号,办公面积再次翻番至3600平方米。对面即是武汉市人民检察院,落户于监督机关对面,武仲人将其解读为某种自信。虽与检察机关毗邻,这里的工作人员却少了刻板严肃,笑脸相迎的背后是更讲究服务理念。

  或许正是为了让当事人有被“温柔相待”的感觉,作为“窗口”的立案大厅,工作人员皆为女性。但她们的责任又远非止于此,对当事人进行仲裁立案指导、实行权利义务告知、仲裁风险提示、行使释明权等,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仲裁权利,降低当事人仲裁风险,如此繁琐重要的工作都由她们来完成。

  据武仲常务副主任刘健勤介绍,武仲在武汉市的各行政区全都设有仲裁分会,甚至后来成立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设有武仲的分支机构。

  把仲裁条款贴进格式合同

  成立当年不过17件的受案量,到2014年,这个数字已飙升了近700倍。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如今的成绩,即便是那些看好仲裁事业而离开原来的行业投身于此的武仲的初创者们。

  武仲办发展处处长吕诗超,属于武仲的“拓荒者”之一,还在武仲筹建时,他就离开了当时就职的市工商联,而这份舍弃还包含了一个房产公司的兼职副总。

  筹建组当时有10多个人,分别来自贸促会、工商局、版权局、房管局、人事局、司法局等,在忙完筹建工作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回了原单位。吕诗超属于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因为他坚信仲裁是朝阳产业。

  他将这样的选择视为“下?!?毕竟这与“吃公家饭”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相比,还是有些没着没落的感觉。首要的问题就是有谁会选择武仲,武仲的案源来自于哪里。

  别说是武仲,就连仲裁本身都缺乏社会认知基础。上个世纪90年代,在刚脱胎于计划经济的中国,依靠民间的中立第三方来解决标的额动辄上亿元的经济纠纷,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找政府、上法院,才被认为是“正门正道”。对于突然“冒”出来的名叫“仲裁委”的也能裁判商事纠纷的新机构,少有人识。

  几乎所有的仲裁机构在初期推广时,都会遇到一个需要反复澄清与解释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不是劳动仲裁”。这样的事情,在吕诗超他们身上都发生过。

  “我们的确经历过一段非常艰苦的时光,记得那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杀’出去做各种宣传推广工作?!甭朗?。

  在各行各业“全面铺开”“整体推进”,是武仲彼时确立的工作方针。于是,与现在办公室满是忙碌的身影迥异,那时候的武仲人更多地是在外头跑,他们广泛深入到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表达着希望帮助后者进行合同规范性审查的愿望,从而将对于仲裁的宣传巧妙地融入其中。

  “你们说的仲裁是很好,我们也想用,不过,已经印好的合同就没办法了,等我们把这些用完了,以后再在印制的新合同上加上仲裁条款?!本」芏晕渲俚闹俨眯硎救贤?但是已经印好的一摞摞合同就堆在桌上,这让很多行业主管部门感到有心无力。

  “干脆让我来?!蔽渲偃讼氤隽艘桓隽饺涿赖闹饕?既不浪费印好的合同,又能让仲裁条款在合同中出现:把仲裁条款打印到一张一张的小纸条上,然后逐一贴进合同里。

  “凡是涉及到社会上的各种有名、无名合同,我们全部都力求一网打尽?!绷踅∏谒?。

  在仲裁法实施之前的格式合同,其中关于争议解决的条款通常只有一条,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之类,武仲要做的就是要将它变成其中之一,另外加上一条:“(2)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

  刘健勤介绍,武仲并不要求增加的仲裁条款必须明确“提交武汉仲裁委仲裁”,因为,只要宣传了仲裁,武仲自然就会受益。最后,绝大部分格式合同都明确了“武汉仲裁委”的一席之地。

  哪里有问题就要往哪里延伸

  于自身发展有利的结果,从来都不是靠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武仲在与拥有格式合同制定权的工商、建委、房管等行政部门打交道中如此,在与行业协会及企业的接触中也如此。

  武仲人走访各行业协会与各企业,不遗余力地为其免费做合同审查、法务培训等?!拔颐窃谧叻弥蟹⑾?企业在规范化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当时的合同签订贯彻的是长官意志,企业基本上是没有风险意识的,很容易一出现纠纷就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损失?!绷踅∏谒?。

  企业签订合同不规范,武仲人帮企业进行风险把关、漏洞排查;企业法务人员不专业,武仲人找来权威专家进行专业培训。刘健勤毫不讳言地说:“我们做了大量律师该做的工作?!?

  甚至于在信访工作中,武仲都想方设法参与进来。“你们有什么纠纷属于经济领域的,我们来排查,协助你们解决?!绷踅∏谒?因为在那时候,很多企业出了事情,还是习惯性地“找市长,而不是去找市场”。

  “哪里有问题,我们就往哪里扑。”刘健勤说。

  武仲创业初期的走访宣传如今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每年,他们都要深入市场经济一线,密切联系国土规划、城建、房地、工商、金融、知识产权、国资、法制、司法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开展大量仲裁业务培训、专题调研、判后答疑等活动,加大对市场主体的仲裁法治宣传和教育。

  同时,积极参加各类省、市博览会、洽谈会、经贸会等大型会展活动以及消费维权、企业维权、街道社区法治宣传等活动,积极向特定群体普及仲裁知识。

  据统计,武仲每年举办宣传活动近百场,每年向近万人次宣讲仲裁制度。

  延长工作手臂借助多方力量

  在武仲付出的努力之外,政府所给的强有力支持,是武仲人迄今都感到无比幸运的事情。

  社会对仲裁缺乏认知,谈不上认同,是武仲最初成立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武汉当时甚至还不是仲裁试点城市。

  “我们都知道要在社会上培育仲裁意识,但仅仅靠仲裁委自己的力量,即使所有的工作人员不眠不休,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就想到,要将工作手臂延长,借助多方力量?!绷踅∏谒?。

  行政力量就是其中关键一股。毕竟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仲裁组织相比,中国的仲裁机构尚缺乏足够坚实的社会基础,在成立初期都离不开官方的“扶上马,送一程”。

  武仲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发文推进仲裁法的宣传,这为武仲在较短时间内打开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2年,由常务副市长组织召开了一次会议,所有来参会的全是各区常务副区长。这次会议主要布置了一件事情:武仲发展委员会要在各区成立发展委员会分会。对于各区而言,要从如下方面支持:提供办公场所、配备工作人员、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政府愿意给武仲如此大的支持,是因为武仲在化解社会矛盾上的确为政府分忧许多。事实证明,在武仲各分会成立后,成功分流了许多原本流向政府、法院的纠纷,包括一些群体性事件。

  武仲分会的成立与运转,更是缔造了仲裁机构与政府合作的双赢模式。从2003年起,武仲开始致力于网格化的拓展,所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即横向延伸至各区建分会,纵向则联合各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建仲裁中心。

  武仲分会还是很好的法治宣传机构,除了开展专门的法治宣传活动外,他们向市民敞开大门,随时面对面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武仲分会在定位中就有着服务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城中村改制及改制后的企业运行、析产确认、旧城改造、建设工程等领域中,武仲分会的仲裁服务工作都做得风生水起,真正做到了为区委、区政府分忧解难。

  “无论胜负我们都非常服气”

  武仲的努力,加之党委政府与社会为其送来的各种“东风”,使得武仲在较短时间内受案量激增,成立短短5年后,就于2002年跃居全国仲裁机构第一位,并连续保持至今。

  在经历了初期的主要工作是对外、普遍撒网之后,武仲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内部规范化上,首先抓的就是办案质量。

  “办好案子就是最好的宣传。我们通过办好一个案子,就可以培养出两个宣传员。当事人就是最好的宣传员。”刘健勤说。

  据了解,武仲将案件质量视为仲裁的生命,其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案件质量管控措施:实行立、审、核分离制度,有效分散办案权力,实现相互制约。

  武仲建立首席仲裁员制度,选择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办案经验丰富的仲裁员组成独任仲裁员和首席仲裁员队伍。

  武仲采取“个案跟踪、微观管理”工作模式,加强案件流程监控,并坚持裁决文书三级核阅制,注重文书说理性和准确性,严把案件“出口关”。

  武仲专门成立案件质量管控专家组,加强对新类型案件和重大疑难案件的调查研究和监督指导,坚持开展案件质量大检查工作,促使案件质量监管工作实现日?;凸娣痘?。以2014年为例。在武仲受理的11709件案件中,被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的案件数量为5件,无一例被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

  武仲的案件质量,获得了当事人的充分认可。在武汉的某大型央企与武仲接触已超过15年时间,其法律事务部负责人表示,“历经了一个从最初接触到了解、熟悉、最后认可的过程,我们对武仲的评价可以概括为4个词:公正、专业、廉洁、服务好。近3年来,我公司在武仲的10余起案件标的额总计6000余万元,无论裁决结果是胜是负,我们都非常服气?!?/span>

  武仲讲究“案结事了”,倡导“和谐、合作与共赢”的办案理念,要求有效促成当事人息讼止争,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而非简单地“一裁了之”?!吧罄碇匦那耙啤薄暗鹘夤ぷ飨刃小薄暗鞑媒岷稀钡?都是武仲倡导的工作方法。

  刘健勤强调,武仲花了很大的心思来培养仲裁员的调解观念,“我们要求仲裁员必须将法律事实与社会效果结合起来,不能太抠法律技巧。仲裁员要有担当,有责任,真正达到定纷止争,而不能停留在一个办案机器的初级阶段?!?

  调解工作做得一向出色的武仲,在2014年国务院法制办启动的仲裁案件受理多样化、纠纷处理多元化(下简称“两化”)试点工作中,被确定为牵头单位。全国“两化”试点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武仲。

  执着创新创下多个第一

  做了多年仲裁界“排头兵”的武仲,近年来对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的自我要求日趋严苛。

  “要打造武仲的品牌,就要有武仲的专业院?!绷踅∏谒怠T谡庋墓ぷ魉悸分傅枷?武仲的国际(海事)仲裁院、金融仲裁院、知识产权仲裁院陆续成立。

  不仅机构重新洗牌调整,武仲对人员的调整也采取了“不拘一格”的开放态度。近3年来,武仲明确并贯彻打破编制和身份限制的原则,工作人员不分编内编外,统一根据工作特长调整至合适的岗位,因事定岗,因岗择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武仲的创新精神有目共睹。武仲有多个全国“第一”。比如,武仲于2012年在全国首提仲裁公信力建设,以“走仲裁专业化、特色化道路,努力打造仲裁公信力”为口号。

  武仲是全国第一家运用“确认仲裁”的仲裁机构。为使“确认仲裁”在服务市场经济中发挥出更大作用,武仲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在武汉市司法局和武汉市律协大力支持下,授予7家律师事务所“确认仲裁首批试点单位”称号,广泛发动一批专业性较强、品德声誉较好的律师参与确认仲裁工作,使确认仲裁服务方式得到更为广泛的宣传和适用。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武仲通过确认仲裁方式协助当事人预防经济损失达百亿元人民币。

  武仲在创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机制方面也有突出探索。早在2006年,武仲就成立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仲裁中心,较好解决了该类争议通过行政调解不具法律强制执行力以及通过诉讼解决费时耗力的问题。将仲裁调解机制引进交通事故争议,武仲也属走在前列。

  武仲还是全国首家参与全国知识产权?;せ频闹俨没?。2009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其为“全国专利?;ぶ氐懔祷亍薄?

  2011年9月,武仲组建“武汉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中心”,为建设工程争议领域推进多元争议解决机制作出重要探索。

  武仲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思考与探索,这从其近些年来每年都在出版新作就可看出。比如,自2008年起,武仲每年都出一本案例集和一本优秀仲裁文书选登,对于法院监督武仲的案例,武仲也将其汇编成册,分析得失。

  “武仲对于理论研究是持鼓励态度的,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基金用于支持理论研究?!绷踅∏谒?。

  武仲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也是雄心勃勃。一方面,武仲在册仲裁员中,有不少来自英国、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另一方面,武仲受理的涉外案件也呈稳定增长趋势。2005年后,每年受理的涉外案件都有10余件,涉及法、德、美、英、韩、印度等国及港澳台地区。此外,武仲在为涉外企业服务及国际交流中也处于活跃状态。

  先后6次修订仲裁规则

  武仲将每一次创新都通过及时修改仲裁规则固化下来,令自己的做法有章可循。迄今,武仲除1997年成立后使用的第一版规则之外,已先后于1998年、1999年、2000年、2004年、2007年、2015年进行了6次修订。现行规则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

  武仲的创新之路依然在向前延伸。据刘健勤介绍,在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中推行争议评审机制,筹建专业的调解机构,为武汉申报自贸区服务,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打造高端品牌等等,都是武仲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武仲年初确立的目标是:确保2015年全年受案数在全国仲裁机构中继续保持领先,全年受案标的额稳定在120亿元人民币以上,全年案件结案率、调解和解率、自动履行率、裁决正确率分别保持在97%、93%、92%和99%以上,案件延期率低于3%,投诉率低于3%。

  这一目标的实现如今看来,已经不是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