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仲裁全面推进“两化”战略
2016年3月底,历时三天的全国仲裁工作座谈会在吉林市举行?;嵋樽芙崃?015年全国仲裁“两化”(即“案件受理多样化、纠纷处理多元化”)试点工作情况,布置了2016年全面推进“两化”战略工作任务。中国仲裁协会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卢云华同志、国务院法制办协调司石海处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武汉仲裁委常务副主任刘健勤主持会议并代表全国74家试点单位对全国仲裁“两化”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武汉仲裁委副主任闵锐就武仲的创新成果做了交流发言。
刘健勤主任主持会议。她介绍说, 2014年2月,全国19家仲裁机构参加了国务院法制办召开的“2014. 武汉会议”?;嵘?,专门部署了新时期全国仲裁发展总战略,即“两化”工作,这是使中国仲裁工作站在世界纠纷解决趋势前沿的重要措施。她说,第一批试点单位只有19家,现在发展到了74家。开展“两化”试点,全面推进“两化”战略,其指导思想是严格遵守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始终坚持“发展我国仲裁事业,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是根本,融入市场经济是关键”的指导方针,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仲裁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正确发展方向,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锐意探索、科学创新,努力实现仲裁工作案件受理多样化、纠纷处理多元化,把仲裁处理社会矛盾的功能全面推向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仲裁事业的新局面。因此,“两化”试点,给我国仲裁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案件受理多样化。在继续加大受理商事纠纷力度的同时,根据仲裁法的规定,积极面向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受理涉及财产权益的民事纠纷,尽可能多的解决社会矛盾。目前部分仲裁机构正在进行的纠纷受理探索,除法律有明确规定不属仲裁受理的外,都可以纳入试点受理范围,也可以探索与有关国家机关和行业组织合作,将涉及财产权益的争议先行引入仲裁处理。二是纠纷处理多元化。树立少敲锤子、多解扣子的纠纷处理观念,避免靠简单裁决方式解决矛盾,积极探索运用调解和解、仲裁确认、友好仲裁、工程评审、仲裁斡旋和谈判等方法解决纠纷,努力提高“三率”(仲裁案件快速结案率、民商事纠纷调解和解率、仲裁裁决自动履行率)水准,尽最大可能让争议双方当事人都能满意。
全国仲裁“两化”试点工作通过努力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试点工作自2014年开展以来,19家试点单位自觉把“两化”实践作为仲裁工作的重要抓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推动仲裁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根据国务院法制办的统计数据,2015年19家试点单位共受理案件41356件,比2014年增加5997件,增长率为17%;案件总标的额769亿元,比2014年增加307亿元,增长率为66.7%。对比2014年的数据,2015年试点单位受理案件数增加的有15家,占总数的78.9%。案件标的额增加的试点单位有14家,占总数的73.6%。从案件调解指标看,2015年试点单位调解和解案件28349件,占受案总数的68.5%。总的看来,试点单位各项案件指标快速增长,“两化”试点收获颇丰、成绩斐然,带来了不错的社会效应:一是通过受理多样化的仲裁案件,提高了仲裁的公众认知。二是通过多元化解决纠纷,提升了仲裁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