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立足岗位 争创一流 武汉仲裁委办特邀十九大代表郑小红同志宣讲十九大精神及交流办案经验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把委办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4月20日,武汉仲裁委办特邀十九大党代表郑小红同志,向全办干部职工宣讲其作为十九大代表的参会心得,及其作为全国优秀法官的办案经验。此次宣讲会,由武汉仲裁委办机关党总支副书记杨骥萍主持, 委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健勤、副巡视员、党总支书记李章波及委办职工共50余人参加,20余名仲裁员到场。
郑小红同志自2004年开始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先后担任民意街人民法庭庭长、江汉区人民法院民一庭长,独立办案的十年间,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3000余件,个人年办案数连续居江汉区人民法院之首,保持了无裁判差错案件、无超审案件、无申诉上访案件的“三无”记录。先后曾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法官”、“湖北省法院司法调解能手、“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三八红旗手”并多次立功。作为十九大会议的见证者,郑小红同志表示:“从一系列活动中,我真的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生活的热情和关注,这都是空前的。而且人民的归属感比以往更强,这说明了我们党这些年的政策深得民心。在参会过程中,所有代表均明显感到十九大的简朴会风。会风折射党风,党风体现作风。整场会议从始至终、从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践行了党的优良传统和党的八项规定。正是这样简朴、紧凑的良好会风让代表们在发言时更积极,发言效率和质量更高,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在习总书记三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全会代表专心聆听,掌声响起高达72次,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全党一心、拥护核心的集体意识。同时,作为监票人,在参与选举监票的过程中感到正义与光荣。”
随后,郑庭长又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办案经验,一是调解意识的树立。在案多人少、后期信访、闹访的现实情况下,民商案件中反应出来的问题与社会经济、社会秩序密切相关,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树立调解意识,有利于降低再审理案件的比例,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加强学习, 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法律从业者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水平、学习各行各业的背景知识以及民间的人情世故,使自己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个人品质。这包括深厚的法学功底、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同时包括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个案特点、把控评审各个阶段进行调解的能力。
三是多样调解方式的灵活运用。在处理不同案件、面对不同当事人、面临不同案件情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调解方法,如听取法、矛盾搁置法、换位思考法、借助外力法等,妥善处理好每个案件。
郑庭长声情并茂的讲授,让在场听众仿佛置身十九大会议现场。同时,郑庭长以其优秀的人格魅力、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了在场听众的浓厚兴趣;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良好的专业素养、丰富的办案经验赢得在场听众一次又一次的雷鸣般的掌声。此次宣讲,激发了所有在场参会人员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争创一流的初心和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发挥仲裁优势、提高仲裁公信力的决心,努力培养“四个意识”,力争把仲裁工作提升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