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在武汉成功召开
11月22日,第五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本届论坛聚集了30余位中外专家,聚焦中美经贸争端中的国际法律与国际秩序主题,专注讨论国际法律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寻中美经贸争端中维护国际法律与国际秩序的出路,致力为各方提供智力支持,助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论坛由中国贸促会、武汉大学、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联合承办,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ICDPASO)特别支持,中国贸促会湖北省委员会、中国贸促会武汉市分会、中国贸促会湖北自贸服务中心共同协办。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视频连线致辞。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央国家机关、贸促系统、高校智库、著名律所及企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等国内外权威人士数百人现场参会,3.4万人在线观看中英文直播。
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回顾了东湖国际法律论坛的创办历程,对主办、承办及协办各方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对待国际法的态度和立?。何颐墙贾兆龆啾咧饕宓募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他表示,对于当前中美关系的处理,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到有理有利有力有节,运用好国际法,善用国际法治思维和方式,就是最有效的路径和手段。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表示,本届论坛将继续为专家学者构建高品质的沟通交流平台,维护国际法律与国际秩序,促进国际法的与时俱进。武汉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积极支持与助力中国乃至全球国际法学的发展建设,以维护国际法律与国际秩序为宗旨,贡献更大的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表示,本届论坛聚焦经贸争端中的国际法律与国际秩序这一主题,从国际法的视角审视当前严峻复杂的中美关系对于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她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进一步提到,要充分发挥涉外审判职能作用,推动涉外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加强国际法律研究与运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国际法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石静霞教授、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教授、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邹明春、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健围绕国际法在国际贸易投资中的运用,分别以“基于仲裁的上诉替代: WTO《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的实质及展开”、“中国金融法治‘走出去’战略——金融法律域外适用的建设视角”、“中美贸易争端下的出口管制法律”和“RCEP内容、意义、影响和前景”为题作发言报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事务部郑伟副部长、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杜涛教授、中国民航局政法司刘贺副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李庆明副研究员聚焦美国长臂管辖,分别以“建立应对长臂管辖的企业支撑体系”、“从中国石膏板案看美国法院的长臂管辖权”、“中国民航应对长臂管辖的实践”和“美国长臂管辖的国际法限度”为题,展开了深入分析。针对国际商事争端解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其生、国际商会上海代表处法律专家黄志瑾、福州大学法学院李智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瑛分别以“海牙管辖权项目的新发展:问题与前瞻”、“仲裁在再平衡全球化中的作用和角色-ICC的实践和视角”、“建立与国际体育仲裁平行且竞争的国内体育仲裁机制”和“国际商事快速仲裁裁决的执行困境与解决尝试”为题,分享创见。
本次论坛特别设置了特邀嘉宾主旨报告和访谈环节,由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ICDPASO)秘书长刘超通过视频连线,邀请世界贸易组织(WTO)前总干事、博然思维欧洲主席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Francis Gurry)分别以“地缘政治影响下的国际经贸秩序”、“知识产权,开放与贸易”为题进行了主旨报告。随后刘超秘书长与两位特邀嘉宾,就中美双方在未来WTO改革中可能的合作领域、中国如何更加建设性参与未来的WTO 改革、大选前后美国政府对待世贸组织方式上的异同、如何处理知识产权领域传统世界性条约和RCEP等新自贸区协议的关系、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如何进行合作与协调等问题进行了线上的互动交流。
【来源:中国日报网、中国国际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