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调解+仲裁”模式迈出坚实一步
为搭建中立、专业、高效的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促进诉讼与仲裁的良性互动,为当事人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调解和商事仲裁服务,武汉仲裁委员会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于9月29日上午共同签署《关于建立仲裁与调解相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合作备忘录》,这也标志着武汉仲裁委员会在合理配置纠纷解决资源方面创建的“诉讼+调解+仲裁”模式往前迈进了一大步。武汉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登华、仲裁服务中心主任陈晓梅、武汉仲裁与调解促进会理事长曾奇,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俞薇,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曾群出席签约仪式。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俞薇表示,随着社会转型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民商事纠纷更加复杂,而相对单一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新形势变化,创新多调联动机制、强化诉讼与仲裁合力对多元化解纠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仲调对接”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这是满足当事人高效、专业、低成本化解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由之路,也是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有效创举。
武汉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登华表示,在法治运行系统内,仲裁、调解与诉讼是争议解决的“三驾马车”,这三者既分工又配合就能解决海量的社会纠纷。建立“诉讼+调解+仲裁”有效衔接机制,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调解、仲裁化解纠纷的比较优势,促进商事仲裁功能的延伸,另一方面,仲裁与诉讼、调解之间的有效联动衔接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落地,势必将推动建立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良好格局,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
下一步,双方将根据合作备忘录的精神,进一步强化联动力度,高标准开展诉讼与仲裁的衔接工作,高质量确保落地见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纠纷化解途径,共同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为打造“三个光谷”升级版,实现武汉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产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