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与仲裁对接规则》课题项目专家论证会成功召开
近日,《<调解与仲裁对接规则>课题》项目专家论证会在武汉仲裁委员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召开。该课题项目旨在探索调仲对接机制,构建调仲对接的可行性规则。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会长黄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蔡虹,武汉大学国际法所教授、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玉军,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彭国元,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登华,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会长宫步坦等参加了本次会议。
课题负责人宫步坦向各位与会人员介绍课题的基本情况,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主要成果,希望各位专家能够从调仲对接规则的必要性、可行性、实施路径、规则完善等方面传经送宝,指导课题成果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蔡虹教授首先发言,她从制度创新、设计理念及工作机制的角度对课题给予了肯定,并对《调仲对接规则》具体条文提出了修改建议,尤其是对确认仲裁与仲裁确认的概念差异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李登华副主任认为,《调仲对接规则》具有突破性及较强可操作性,部分内容尚需从概念层面整齐划一,他希望课题完成后,迅速转化为规则在实践中运用,发挥课题理论指导的作用。
郭玉军教授提出,课题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建议加强《调仲对接规则》本身与相关法律法规及仲裁规则的对接与契合,并广泛征求人民法院、行业协会、调解组织、企业等相关主体的意见。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沈四宝出具书面意见,他提出商事调解与仲裁相结合,是我国仲裁界六十多年来的宝贵经验;该课题研究全面总结了调仲对接意义、可行性和必要性、对接模式及其具体构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紧密联系仲裁委仲裁规则,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推动实践的科研方法。
黄进教授对课题给予肯定,他认为该课题研究本身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各机构和组织之间的融合发展需要从理论上讲清楚,在实践中运用??翁庋芯砍晒谌莘岣?、体系完整,以实践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性。他建议该课题成果应从理论方面进一步完善,可以加强对《新加坡调解公约》的理论研究,同时课题组应加强与仲裁委的沟通联系,对《调仲对接规则》进行进一步完善,如原则、对接模式,促使规则尽快落地实施。
最后,彭国元主任对《调仲对接规则》从章节结构、对接模式、原则和具体条文等提出了完善修改意见并做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专家论证会举办得很成功,专家们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武汉仲裁委员会将与课题组进一步对《调仲对接规则》进行完善,推进规则尽快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