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qm个人论坛最新,一品堂论坛楼凤大修车队论坛 ,楼凤宫.gov.ccn登录入口学生 ,栖凤阁论坛最新动态

武汉仲裁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 : 2022-02-28 16:30:32      作者 : 武汉仲裁委员会    

202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武汉仲裁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拼搏进取,积极履行仲裁职能,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砥砺奋进开创武汉仲裁发展新局面

(一)聚力仲裁委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打造专业化法治化国际化仲裁服务机构。严格执行仲裁法和《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8〕76号文)有关规定,规范高效完成第五届武汉仲裁委员会换届,聘任著名知识产权法专家吴汉东教授为第五届仲裁委员会主任,新一届仲裁委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10人,占比71.4%。同时成立了战略发展与规则修订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仲裁员资格审查与操守监督委员会、财务监督与薪酬评估委员会,确保决策、执行、监督职能落到实处,仲裁独立性、专业性更加鲜明。

(二)聚力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仲裁协作机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紧紧围绕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部署和要求,发挥武汉仲裁示范引领作用。构建“1+8”仲裁服务新格局,牵头制定了《关于服务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打造仲裁服务新高地工作方案》,协同兄弟城市为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建立中部三省会城市仲裁协作机制,制定了中部三省会城市仲裁协作机制工作方案,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仲裁协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暨涉外仲裁能力建设研讨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仲裁法治保障。

(三)聚力加强涉外仲裁能力建设,确立区域国际仲裁中心新定位。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的决策部署,着力培养与发掘高水平涉外仲裁服务人才,联合省市律师协会、在汉高校举办华中地区首届“武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比赛?;纱⒈干嫱庵俨米胰瞬?,拟增聘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涉外专家仲裁员22名。聚焦国际经贸与国际法治理论实务,连续六年协办“东湖国际法律论坛”。探索服务“走出去”企业新路径,成为常设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论坛第二十八批成员。组织在汉央企、大型国企召开“逆全球化后疫情时代,‘走出去’企业面临法律风险与新挑战”座谈会,助力“走出去”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持续推进自贸区仲裁服务,宣传推广《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仲裁规则》,参与组建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为高效、妥善解决自贸区商事纠纷提供制度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仲裁基础建设持续夯实。一是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1月8日正式搬迁入驻武汉中央商务区,积极为当事人提供体验感更好、满意度更高、专业性更强的仲裁服务。二是智慧仲裁赋能发展成果显著,研究制定了《“智慧仲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打造智能办案办公综合管理、数据中心综合管理和互联网对外综合服务三大平台。今年以来,仲裁案件管理系统3.0提档升级,“武汉仲裁移动微平台”小程序、网上立案、仲裁员服务平台开通运行,进一步夯实了智慧仲裁的发展基础。首创“在线智能送达平台”获评第六批中国(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制度创新成果,网上仲裁服务规范通过地方标准立项审核,成为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仲裁类首个地方标准。三是人才队伍管理改革成效良好,积极稳妥推进聘用人员分类分级管理。

二、深入实践筑牢仲裁公信力基石

(一)仲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实现双促进。仲裁案件受理稳步提高,本年度累计受理仲裁案件12,349件,案件标的额达139.35亿元,较去年同期受案件数增长211%,受案标的额增长44%??股淌碌鹘夤ぷ?,调解案件2228件,调解案件标的额12亿元。武汉仲裁委员会致力于打造区域国际仲裁中心,继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坚持不懈谋发展,积极对外宣传,2021年共受理涉外案件12件,涉及菲律宾、俄罗斯、泰国、埃及、韩国、香港及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无一案件被撤销或不予执行。

(二)仲裁案件关键指标实现双达成。提高办案效率、强化办案效果,案件结案率75.8%,调解和解率50.7%,裁决正确率达100%,无仲裁案件被撤销或不予执行。妥善化解了涉及人数众多、当事人矛盾争议较大、对抗激烈的房地产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群体性案件300余件,充分发挥仲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积极作用。

(三)仲裁案件质效管理实现双提升。探索案件繁减分流管理,总结案件管理经验,研究制定了《仲裁裁决书草案核阅工作规范》。坚持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社会影响较大案件、涉及群体性纠纷案件和新类型案件专家核阅、案件质量管控小组会议讨论制度,提出专业性意见建议百余条。建立仲裁案件质量管控长效机制,完善仲裁收费、组庭、鉴定等流程规范,开展案件质量季度抽查,建立案件审结回访机制,全方位、深层次评估案件办理质效。接受市人大监督,组织开展仲裁公信力专题调研,形成《关于提高武汉仲裁机构仲裁公信力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高度重视信访案件回复办理,做到逐案回头看,件件有回复。

(四)仲裁“两支队伍”建设实现双加强。高标准选聘储备专家人才,聘任建设工程、国内经贸、金融、国际贸易等19个专业领域专家仲裁员1044名。加强仲裁秘书人才储备,规范招人用人制度,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整体提升,人才队伍更具竞争力,为疫后重振和仲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2021年招聘13人,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62%,获得法律职业资格人员占比69%。高水平培养提升队伍素养,与高校建立仲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组织开展仲裁员专题培训,扎实推进为期三周的干部职工培训。严要求落实履职管理,建立仲裁员履职管理长效机制,实行季度通报,强化结果运用,适时充实调整核心仲裁员队伍。选树典型,评选首届“十佳仲裁员”。

(五)仲裁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实现双丰收。依托省市法学会仲裁法研究会平台,每年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仲裁专项课题研究,今年结项课题6项,新设课题4项?!段浜褐俨梦被帷笆奈濉狈⒄构婊侍庋芯俊贰段浜褐俨梦被帷爸腔壑俨谩苯ㄉ枞攴⒄构婊泛汀队⑽陌?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仲裁规则研究>》等课题成果已成功实践运用?!段浜褐俨檬贰肪蟹ㄑЩ嵘蠖?,提交人民出版社出版。《武汉仲裁》第3辑完成组稿。加强案例编撰,本年度向司法部推送仲裁案例22个,入选司法行政案例库案例8宗?;橹吨俨梅ǎㄐ薅ㄕ髑笠饧澹纷已刑?,形成修改建议。

三、服务中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和谐社会

(一)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入开展“仲裁直通车”,走访调研企业150多家,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提供仲裁法治服务。推行“惠民惠企”便民举措,延续《关于妥善处理仲裁案件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意见》优惠政策。精准推进金融仲裁服务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协作沟通,服务覆盖我市银行、保险、消费金融等70余家金融机构,制定了《武汉仲裁委服务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金融仲裁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

(二)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助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选派专业力量驻守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和实体平台。落实仲裁法治服务进社区,召开“仲裁服务社区法治建设”座谈会,构建仲裁员、律师、社区三位一体的常态化、全覆盖仲裁服务社区法治建设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综治对口联系点、疫情防控对口联系社区、属地社区平安创建工作。

(三)积极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注重仲裁调解能力建设,今年组建武汉仲裁委员会服务中心(调解中心),制定《武汉仲裁委员会调解规则》,聘请首批专业调解员217人,已成功调解案件100余件,标的额达7亿元。完善仲裁与调解、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与湖北省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合作设立了全国首个驻银调中心仲裁庭,与武汉海事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建立“诉讼+调解+仲裁”机制,与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省证券期货业协会、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协会等10多家单位建立了仲裁与行业调解对接机制。仲调对接成功调解案件600多件,标的额达20亿元?;チ际豕菇芫婪锥嘣庑履J?,与北京多元调解促进会建立“调解+在线仲裁确认”的仲调对接方式,与阳光财产保险湖北分公司建立了“在线调解+在线仲裁确认”的ODR在线争议解决新模式,实现了“争议解决足不出户”。今年,司法部和文旅部共同确定武汉为全国文旅争议调解与仲裁试点城市,武汉仲裁委承担全省旅游投诉调解和在线仲裁衔接试点任务。

(四)着力提升法治观念积极推进仲裁普法宣传。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宣传,举办仲裁法治宣传活动近20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累计突破10万人次?;擞眯旅教逍录际跗辗?,及时更新武仲网站、微信公众号普法宣传内容,阅读量、点击率均大幅增长。专项宣传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参与配合《仲裁在中国(第二季)》的摄制。

四、笃行担当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一)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落实党对仲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邀请市委宣讲团邓正兵教授、市委党校翟一博博士作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领导班子带头领学,支部主题党日认真学,用好“学习强国”平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积案清理、减免仲裁费等方面制定项目清单,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

(二)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严把选人用人关,落实干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因私出国(境)、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管理规定。

(三)持续做好风险防范化解。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确?!傲愀腥尽⒘阋咔椤?。组织全办干部职工进行核酸检测,严格进出人员管理,落实扫码查验和体温检测,持续做好中高风险地区来访人员追踪管控,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储备保障?;咨瓶剐欧霉ぷ鳎贫ā豆赜诩忧亢凸娣缎欧冒炖砉ぷ魍ㄖ?,提高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和工作规范性。统筹协调落实国家安全、消防安全、机要保密等工作要求,确保全局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严格落实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遵循“服务、管理、规范”的理念,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做好财务预决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做好公务用车管理。提升综合保障服务,制定完善服务管理规章制度近10项。提升档案综合利用管理服务效能,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五、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面对新时代仲裁工作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武汉仲裁委员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全面建设新时代英雄城市贡献仲裁力量。2022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讲政治,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湖北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谋划推动仲裁发展稳步前行。

(二)持之以恒履主责,做法治武汉建设的落实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优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推进仲裁法律制度宣传推广,推进平安建设,助力市域社会治理。全面加强仲裁公信力建设,优化仲裁案件受理流程,提升案件办理效能,依法高效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案件质量管理机制,深化仲裁案件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仲裁公平正义。

(三)坚持不懈谋发展,做仲裁改革创新的引领者。探索改革新路径,争取政策支持推进仲裁委内部治理结构综合改革试点。高质量推进区域国际仲裁中心建设,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仲裁合作机制,推动《武汉仲裁委员会关于服务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打造仲裁服务新高地工作方案》在城市圈落地实施。

(四)驰而不息重自强,做忠诚担当的践行者。全力推进高素质队伍建设,深化聘用人员分类分级管理,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推进仲裁队伍专业化。拓宽人才成长渠道,改善人才梯次结构,进一步激发队伍生机活力?;嘤俨梦幕?,倡导“拼抢实”工作作风,营造勇争一流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坚定履行仲裁工作职责使命,促进仲裁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武汉仲裁委员会

                                                    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