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化人才支撑 助力仲裁高质量发展
3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主办、武汉仲裁委员会支持协办的2024年第一期“建设工程仲裁理论与实务培训班”,在武汉仲裁委员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3家企业、仲裁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企业高管、仲裁机构相关负责人、仲裁员、仲裁秘书和律师共70人参加培训。
在开班致辞中,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处长崔新民表示,武汉法治资源丰富、法治氛围浓厚,研究会2024年度第一期仲裁培训班在武汉举行,非常有意义。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苏勤表示,本次培训是一个难得的向仲裁法学研究会和各位同仁学习交流的机会。武汉仲裁委将珍惜这份宝贵的信任和肯定,竭诚为各位学员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服务。共同搭建一个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共同为助力提高仲裁行业专业化水平和推动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培训旨在提升仲裁员、仲裁秘书、企业高管、代理律师等相关从业者建设领域仲裁的理论素养和实务技能,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责任意识。培训班为期五天,内容包括《建筑法与建筑合同效力》、《仲裁缺席审理问题探讨》、《EPC工程总承包纠纷争议解决热点问题》、《建设工程合同仲裁》、《建设工程合同仲裁案件鉴定的法律问题》、《FIDIC合同仲裁》、《招投标法与仲裁实务》、《商事仲裁制度理论、前沿问题、程序管理等问题》等诸多方面。邀请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红锋,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总法律顾问李芊等近十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实务界精英进行授课,课程设置专业、全面、系统,涵盖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仲裁实务和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
3月29日,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举行,学员代表发言表示“本次培训老师聚集了建工领域专家、知名教授、律所的高级合伙人,老师们从多个角度出发,理论结合实际,为我们讲解建设工程仲裁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相关内容,干货满满,拓展了解决疑难案件的办案思路、受益匪浅。”
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秘书处负责人谷岩,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苏勤,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红锋,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柳正权,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总法律顾问李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伟功,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副院长汤诤,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乔雄兵,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处长崔新民等九位专家就涉及建设工程仲裁、仲裁程序管理及仲裁员监督等18个专业问题与学员进行了现场交流与研讨,并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苏勤介绍,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是全国性仲裁法学学术团体,武汉仲裁委员会作为发起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长期与研究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努力促进仲裁机构之间的团结、交流与合作,为我国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未来,武汉仲裁委员会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紧扣“公平与效率”这一永恒主题。着力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切实为审理建设领域案件过程中遇到的前沿性、专业性等问题提供人才支撑。确保法律得到正确实施,以高水平仲裁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