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涉外法治建设 2025年第四期武仲法律沙龙在汉举办 知名法学专家共话高水平对外开放
3月28日,由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武汉市法学会、湖北省律师协会、武汉市律师协会、湖北省企业法律顾问协会联合主办,鄂州仲裁委员会、湖北省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专委会、武汉市律师协会公职公司律师专委会承办的“2025年第四期武仲法律沙龙”在武汉仲裁委员会成功举行。本次沙龙以“加快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高质量助力对外开放”为主题,吸引了近150名法律界专家学者、企业法务负责人、律师及高校教师现场参会,近万人观看线上直播。
高规格阵容齐聚,共探涉外法治新路径
沙龙活动由武汉仲裁委办副主任李芊、武汉市律师协会会长杨斌分别主持上午和下午环节。开幕式上,武汉仲裁委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苏勤,湖北省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会长罗寿龙分别致辞,强调涉外法治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用,呼吁法律职业共同体协同发力,提升我国涉外法律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上午议程中,三位重量级嘉宾带来深度分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以“发挥仲裁优势,助力涉外法治——武汉仲裁的时代使命”为题,剖析仲裁在解决国际商事争议中的独特优势,并提出武汉仲裁迈向国际化的战略路径。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侯伟聚焦“涉外商事海事审判中的域外法适用问题”,结合审判实务解析法律冲突与域外法查明的难点。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原副庭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刘敬东围绕“《仲裁法》修订与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系统解读立法动态及国内仲裁机构对标国际标准的改革方向。
武汉仲裁委办党组书记、主任罗平在总结上午环节时表示,近年来,武仲围绕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求,立足中部地区区位优势,以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为目标,对标国际仲裁规则、建立国际化专业队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提升仲裁服务能级,努力为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未来,武仲将继续凝聚法治共同体合力,提供“既接中国地气、又具国际视野”的仲裁法律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仲裁力量。
国际仲裁专家领衔,四小时实务盛宴引关注
下午环节由国际著名全职仲裁员杨良宜压轴主讲。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名誉主席,杨良宜以“中国企业走出去急需加强的涉外法律基础与实务应用”为题,结合经典案例,深入解析国际商事仲裁规则、合同风险防控及证据法实务,为参会者带来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法律盛宴”。长达四小时的专题发言获现场热烈反响,会后杨良宜还向参会嘉宾签名赠书,进一步推动知识共享。
多方联动助力,共绘涉外法治新蓝图
武汉仲裁委办二级巡视员李登华总结讲话时指出,本次沙龙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精神,汇聚学界、司法界、实务界智慧,为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法治环境提供了新思路。参会者纷纷表示,专家分享内容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对提升涉外法律风险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副秘书长姚俊逸,湖北省律师协会会长梅雪峰,中铁大桥局原总法律顾问马建国,湖北港口集团法规合约部总经理刘琰,湖北省律协涉外法律服务专委会主任王相、副主任秦明杰、秘书长明亚莉,湖北省律协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委会副主任邓南平、秘书长林玲,湖北省律协公司法专委会副主任李丽诗,武汉市律协海事海商专委会主任詹志刚、行政法专委会副主任方琴,武汉市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会长田圣斌,独立仲裁员司嘉,先正达集团中国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曹海洋,北京华宇元典副总经理兼总法律顾问周昕等领导和嘉宾参加本次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