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仲裁服务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首个武汉市高校科技园体系仲裁服务站成立
5月27日,武汉仲裁委员会与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设立“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仲裁服务站”。这是武汉市在高校科技园体系内建立的首个仲裁服务站,标志着仲裁服务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迈出重要一步,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
强强联合 打造科技纠纷化解“更优解”
此次合作旨在落实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决策部署,以仲裁制度优势护航园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应用高效运行。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高明介绍了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及企业孵化成果工作情况;武汉仲裁委办副主任李芊交流了武汉仲裁委员会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专业化服务实践。李芊和高明分别代表双方所在单位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聚焦园区科技创新领域法律需求,构建常态化仲裁服务机制。
揭牌仪式 共绘法治护航创新蓝图
武汉仲裁委办党组书记、主任罗平和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总经理常学武共同为服务站揭牌。武汉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汉东湖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以及华中数控、万集光电、艾普工华、元橡科技等多家园区重点企业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
罗平主任指出,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法治则是护航创新、保障创新成果的坚实屏障。武仲与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携手成立仲裁服务站,是落实国家战略、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务实举措。通过将仲裁服务的专业优势与园区企业的现实需求精准对接,武仲将为创新主体提供“零距离”法律支持,帮助企业了解更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法律知识,高效化解园区企业在投资融资、知识产权、数字经济、跨国贸易等专业领域的纠纷,降低园区企业维权成本,保障企业创新活力。
向新而行 擦亮“武汉仲裁”服务品牌
本次活动聚焦园区企业全周期知识产权管理,举办了“知识产权赋能企业出海专题交流会”,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仲裁院(知识产权仲裁院)院长许敏为园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仲裁保护”专题讲座,反响热烈。
近年来,武汉仲裁委员会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组建知识产权、数字经济等专业仲裁院,深度对接科技创新与技术成果转化等产业需求。此次合作,既是“创新链”与“法治链”的深度对接,也是“科技园”与“仲裁庭”的跨界融合。未来,武汉仲裁委员会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协同联动,以更优服务护航科技创新,为武汉高质量发展谱写法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