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仲裁促合作 法治协同向未来——“武汉—阿斯塔纳跨境仲裁与法治协同”研讨会成功举办
9月18日,“武汉—阿斯塔纳跨境仲裁与法治协同”研讨会在武汉仲裁委员会召开。本次会议由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主办,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法院与国际仲裁中心、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中方联席秘书处、西安仲裁委员会(西安国际仲裁中心)、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支持,武汉涉外仲裁学院、武汉仲裁与调解促进会、武汉长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共同承办。
研讨会聚焦跨境仲裁与法治协同,邀请来自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司法、仲裁、企业、高校及法律服务机构的22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提供中英双语同声传译服务。
湖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曾群,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中方联席秘书处郑建设,湖北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陈爱斌,湖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陈斌,武汉仲裁委办党组书记、主任李章波,西安仲裁委员会(西安国际仲裁中心)主任李洪涛,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法院与国际仲裁中心登记官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坎贝尔-霍尔特分别致辞。各位嘉宾一致认为,深化跨境仲裁合作、推动法治协同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并对武汉与阿斯塔纳两地仲裁合作机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研讨会由武汉仲裁委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苏勤主持。
签约仪式上,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法院与国际仲裁中心、西安仲裁委员会(西安国际仲裁中心)、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五家机构代表共同签署《武汉—阿斯塔纳跨境商事仲裁实务差异与应对策略》联合研究项目合作备忘录。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机构代表见证了备忘录的签订。合作备忘录的签订不仅是中哈法治协同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各方务实推进“一带一路”争议解决机制建设的关键一步。
第一环节聚焦“中哈仲裁规则核心差异及对企业跨境争议解决的实务操作影响”,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总法律顾问杜江波主持?!耙淮宦贰狈煞窳死硎峦跆煜?、中国石化海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大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冯辉、中建三局合约法务部副总经理蒋志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部长胡文锋、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武汉分所合伙人邹明春、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法院与国际仲裁中心登记官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坎贝尔-霍尔特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嘉宾重点就能源、基建等领域的跨境争议实例,分析了仲裁规则差异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第二环节讨论“仲裁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创新”,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徐伟功主持。联想集团副总裁高唤栋、资深法务曹海洋、德国国际调解学院亚太区负责人倪富华、中交二航局总法律顾问陈孝凯、湖北文旅集团法务合规部马凌杰、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法院与国际仲裁中心登记官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坎贝尔-霍尔特先后发言,大家就联合培养模式、课程共建、资源共享等提出建议。
主题发言环节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刘仁山作《关于仲裁功能的再认识——基于旧〈仲裁法〉的实施与新〈仲裁法〉的学习》的专题报告。
武汉仲裁委办副主任李芊作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会议为两地仲裁机制对接与人才共育提供了务实平台,并对未来合作提出具体愿景。
武汉和阿斯塔纳同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今年以来,两座城市互动频繁,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仲裁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机制,此次研讨会是武汉与阿斯塔纳两地在仲裁领域走向纵深合作的关键一步。
“此次合作对我们两家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重点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并共同探讨仲裁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合作将成为连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替代性争议解决,特别是仲裁领域的重要桥梁。”参加本次会议的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法院与国际仲裁中心登记官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坎贝尔-霍尔特表示。
自2025年5月武汉仲裁委员会与哈萨克斯坦国际仲裁院首次签订合作备忘录以来,双方已在规则互鉴、信息共享、案例研讨等方面开展了合作。本次研讨会的举行是落实双方长期协作机制的重要一环,不仅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更加清晰的法治指引,也为中哈乃至中国—中亚区域争端解决机制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机制,为中哈两国及中亚地区开展经贸投资活动的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专业、便利的争议解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