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盐城市仲裁委员会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为宗旨,受案数量和标的每年均以较大幅度上升,跻身全国先进仲裁委员会行列。近三年来,该委案件数均超700件,其中2010年受理713件,争议标的超13.7亿元,2011年受理920件,争议标的18.2亿元;2012年受理915件,争议标的20.0亿元;2013年已受理398件,争议标的11.7亿元,当年结案率均在85%以上,调解和解率均在65%以上,裁决自动履行率均在90%以上。
盐城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盐城市仲裁委常务副主任、秘书长戴红春告诉笔者,自去年11月换届以来,盐城仲裁委改新理念,积极着力打造特色仲裁品牌,推行仲裁公益服务,充分体现了仲裁为民、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为了做好公益仲裁工作。盐城仲裁委根据仲裁市场运行状态,不断创新便民项目,努力减轻当事人的仲裁负担,使仲裁成为最宽松的社会矛盾化解渠道之一。
一、设立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该委在仲裁实践中常遇到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或其他群众,需要往返辗转多个机构与部门之间,增加负担和费时费力,于是主动与盐城市司法局联系,在仲裁立案大厅设立了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开辟新通道。
二、成立仲裁法律服务志愿者总队。该委成立了仲裁法律服务志愿者总队,总队的工作人员由仲裁员队伍中的志愿者、当地其他志愿者组织和向社会广泛招募的退休干部、法院等司法机关退职的人士组成。盐城仲裁委还与共青团、市文明办等单位联系,成立了仲裁法律服务志愿者工作站,为志愿者提供仲裁法律服务平台和相关保障。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管理,组织志愿者参加各类法律服务志愿活动,打造公益仲裁品牌,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满足广大群众对仲裁法律事务方面的需求,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延伸仲裁法律服务,丰富盐城市志愿者法律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三、成立春雨工作室,提供免费调解服务。在仲裁活动的立案调解、庭前调解和裁前调解之外再开辟更为便捷灵活的调解渠道,这一渠道的调解,只要当事人有调解意愿即可进行,由仲裁委派调解员主持,调解的纠纷可不限制在仲裁受理案件范围之内,调解结果可以仲裁文书形式确认。今年一季度,工作室免费调解解决各类纠纷32件,标的额近1亿元,进一步凸显了公益仲裁的社会效益。
盐城仲裁委每年专项列支10多万元用于保障公益讲座,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该委每年举办一到两次公益法律讲座,邀请最高院法官、国内著名高校的法律专家学者来盐讲座,并免费邀请企业代表、律师、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及盐城市法院部分法官前来听课,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纷纷夸赞盐城仲裁委服务为民、回馈社会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