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强化服务 严格管理 实现仲裁工作五个提升
淮安仲裁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快捷高效”的工作要求,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为“五个提升”。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受案数量明显提升。深入到县(区)、建筑房地产等行业以及重点企业进行调研,深入研判仲裁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并始终树立服务大局、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理念,主动贴近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步在各县(区)挂牌成立仲裁分支机构,市县(区)联动,努力拓展案源,逐步形成以市仲裁委秘书处为核心、辐射全市的仲裁服务圈。
积极探索,调裁结合,仲裁效率明显提升。仲裁员及办案秘书以解决纠纷为出发点,充分沟通,缓和对抗,将“依法制争”与“以德止争”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多样的调解方式,使当事人感觉到仲裁委真正设身处地在替他着想,并最终促成当事人纠纷的和解、调解。
因地制宜,扩大宣传,群众知晓率明显提升。围绕提高社会各界对仲裁工作的知晓率,年初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联络工作的意见》。利用纪念《仲裁法》颁布20周年的契机,加强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联系,在淮安晚报、电台开辟仲裁专版、专栏;仲裁网站实时更新仲裁信息;在新闻媒体上组织知识竞赛,以编印淮安仲裁简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仲裁法律制度,加强社会各界对淮安仲裁的认识和了解。
严格把关,规范运作,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以案件质量管理为切入点,实行办案秘书、部门主任、分管秘书长三级监督,确保每件仲裁案件的公平公正。为保证案件结案率,将案件办结数量落实到每月的工作计划当中。6月份又出台了《淮安仲裁委员会办案流程》,对仲裁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所有流程和时间节点安排进行严格的细化,保证案件能够及时有效的审结。严格执行《仲裁员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加强检察监督促进公正仲裁试行意见》。
建章立制,强化管理,队伍素质明显提升。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培训,同时出台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着力打造仲裁员、秘书处工作人员两支队伍,以适应仲裁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为使队伍管理规范化,淮安仲裁委先后出台了《仲裁员管理办法》、《仲裁员办案规范》、《仲裁案件流程管理规定》等大量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