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立足本职目标长远 打造仲裁特色品牌
泰州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泰仲”)成立于2000年12月。14年来,该委积极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仲裁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数量快增长。近年来,案件受理数始终保持在年均300件以上,涉案标的额始终保持在2亿元以上,初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二是质量有保障。严把案件质量关,严守法定仲裁程序,强化案件流程管理,仲裁裁决书被法院撤销的比例远低于国家控制指标,案件调解和解率、快速结案率、自动履行率也均达到全省较高水平。具体而言,该委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建设:
夯实基础,规范整合有限仲裁资源
一是主动作为,拓展仲裁效能。印制含有仲裁条款的“格式欠条”,向市区大中小微企业免费赠送,得到商业界广泛认可。二是健全网络,扩展服务领域。在兴化、泰兴、姜堰、靖江相继成立仲裁委办事处,填补基层仲裁业务发展空白。增设仲裁模式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兴化办事处与兴化交巡警支队联合成立交通事故处理仲裁中心,迅速化解损害赔偿争议。参与组建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中心。参与调处建设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纠纷,为及时平息当事双方间的矛盾发挥积极作用。
练好内功,提升仲裁优势和公信力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意识。研究制定了绩效管理、人事管理、竞争上岗、质量管控等制度。统筹安排各业务部门精干力量,把“法律宣传到位、程序简化到位、调解跟踪到位、裁决落实到位”的“四到位”目标落到实处,仲裁工作取得实效。二是重视社会舆情,突出办案实效。对内,形成“办案秘书—仲裁员—秘书长”三级案件审核模式,以办案实效提高执行力;对外,秘书处通过案件回访调查、仲裁员办案日记、网络答疑解惑等方式定期自查自省,查遗补缺,完善对仲裁裁决的审查。
拓宽渠道,提高仲裁的社会认知度
一是大力宣传贯彻仲裁规则。2010年及2014年,该委与泰州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办“和谐仲裁”电台讲座节目,通过介绍仲裁工作动态、仲裁经典案例以及仲裁常规知识,宣传用仲裁方式解决经济纠纷的优越性。2010年泰州仲裁委网站正式运行,今年“泰州仲裁委”公共微信平台正式开通,引领仲裁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二是借助社会力量推广仲裁规则。秘书处定期会同市工商联通过座谈、宣讲、咨询等途径,组织非公有制企业人员学习仲裁法,提高其仲裁意识。加强与律师界的沟通。律师接触社会层面深而广,是仲裁案源的潜在力量,加强联系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