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5-10-16 08:00:00
作者 : 武汉仲裁委员会
2012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深圳国际仲裁院管理规定(试行)》,在前海设立深圳国际仲裁院。这是全国唯一一部针对仲裁机构的政府规章,以专门立法形式确定仲裁机构的管理运行模式,通过立法,引入国际商事仲裁的先进制度,实行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有效制衡的管理模式,保障仲裁机构运作和仲裁庭办案的独立性。
市委对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发展高度重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专门对深圳国际仲裁院提出要求。报告提出,深圳国际仲裁院要“发挥华南(前海)海事物流仲裁中心的作用,依托中国自贸区仲裁合作联盟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粤港澳三地专业调解员联合培训和资格互认,建立网络服务平台,提升前海作为粤港澳商事争议解决中心的地位。”
拥有全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仲裁员
深圳国际仲裁院现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仲裁员232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前任司长黄仁龙等),比例全国最高(37.7%)。建立了全国唯一一个以国际化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机构。11名理事有超过三分之一来自香港和海外,在全国独一无二,实质上实现了国际仲裁院由粤港共同建设、共同面向世界的目标。
首创资本市场“四位一体”解决纠纷的前海模式
深圳国际仲裁院以法定机构改革为契机,立足前海,以更加国际化、更加自由、更加开放为目标的业务模式创新,成立华南(前海)海事物流仲裁中心,发起成立“中国自贸区仲裁合作联盟”,成立粤港澳商事调解联盟,成立华南高科技和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等创新机构,在全国首创资本市场商事仲裁、商事调解、行业自律、行政监管“四位一体”解决纠纷的前海模式,服务前海开发开放和自贸区建设,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为海上丝路战略支点提供法律支持,树立起前海法治创新的标杆,为前海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建设和我市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立华南(前海)海事物流仲裁中心
发展远洋航运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定位之一,旨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物流枢纽。为服务前海这一定位,深圳国际仲裁院成立华南(前海)海事物流仲裁中心,打造亚太地区权威的海事物流争议解决中心,服务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目前,国际仲裁院正联合前海蛇口自贸区管委会、深圳交通运输委、深圳海事局等有关机构,制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仲裁规则》,打造顶尖的国际化仲裁员队伍,为华南地区的海事航运业务提供仲裁服务,深化自贸区海事仲裁领域的粤港澳合作。
发起成立“中国自贸区仲裁合作联盟”
今年4月10日,由国际仲裁院牵头的中国自贸区仲裁合作联盟在前海正式签约成立。合作联盟是深圳国际仲裁院、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天津仲裁委员会、珠海仲裁委员会、福州仲裁委员会、南沙国际仲裁中心联合发起,为服务中国自贸区法治建设而专门建立的合作机制。合作联盟旨在集聚优质法律资源,建立共同的自贸区仲裁服务标准,共同提高中国商事仲裁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促进中国自贸区的法治建设。合作联盟在前海的签约成立,进一步巩固了前海蛇口片区在中国整个自贸区法治建设特别是国际仲裁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
创设粤港澳商事调解联盟
为深化粤港澳合作,深圳国际仲裁院牵头成立粤港澳商事调解联盟。粤港澳商事调解联盟成员机构现有14家,覆盖了粤港澳三地的主要商事调解机构。2014年12月,联盟在前??コ晒Φ鹘饬礁鱿愀鄣笔氯酥涞木镁婪祝ㄉ婕敖鸲?000万元人民币),受到了境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下半年,深圳国际仲裁院将与联盟各成员机构深入合作,联合开展三地调解员的联合培训以及调解员资格互认,吸引更多的港澳籍专业人士在自贸区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将积极推进联盟网络调解、优化案件转递流程和办理规则,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开展商事调解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
专设华南高科技和知识产权仲裁中心
今年5月,深圳国际仲裁院根据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具有专业性、时间性、保密性、境外执行性的特点,专门成立了华南高科技和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为前海高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仲裁服务。该中心主要职能是为境内外特别是前海蛇口自贸区的高科技企业提供风险防范和纠纷解决服务,维护高科技企业的合法权益,?;じ呖萍计笠档拇葱履芰统晒?,为高科技企业“走出去”的商业行为保驾护航。下半年,华南高科技和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将举办更多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业研讨,并开展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扩大华南高科技和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的国际影响力。